过路yinyang - 分卷阅读4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开元通宝行吗?”

    大唐可是完全不逊于大汉的朝代,五铢始于汉武,开元通宝则兴于唐宗,论盛世当然不分上。张修齐,算是认可了这个猜测。这可跟魏想得完全不同,如果只有汉唐盛世的铜钱才行,那清朝,尤其是顺治朝可谈不上什么盛世啊,那时清军刚刚关,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统统都在此时发生,这几千万人命填来的“盛世”,别说气运了,不带煞就已经难能可贵,难所谓的“五帝钱”本就是商家炒作的结果?

    不过若是想找盛世里产的五铢或者开元通宝,可比找那些珍惜钱币要简单多了,毕竟在收藏界,发行量少、或者改朝换代时的钱币才最为难得,要价也得离谱,相反盛世里产的钱币数量本来就大,若是不追究品相的话,基本就是五块十块一枚的事,只是所谓的“气运”,显然不是靠品相就能辨识来的。

    抛了抛手上的钱币,魏微微一笑:“既然是挑铜钱,恐怕还是地摊货更好吧。齐哥,明天正好就是周六了,我也带你去见识见识鬼市。”

    29鬼市

    所谓的“鬼市”最早现在老北京城,是一半夜至凌晨开张的古玩易市场,通常买卖一些见不得光的品,比如破落王公变卖的家藏,大太监从里偷来的珍玩,或是盗墓贼手上得来的葬。卖家都在荒郊野外天摆摊,买卖双方若是有意就在袖里比划比划价钱,连话都不讲,整个市场悄然无声,又漆黑一片,才被称之为鬼市。在这市场里,稀罕的真货很多,但是假货也绝对少不了,但凡淘货的都要打着灯笼自己挑拣,是捡漏还是挨宰,端看买家的力。

    后来新国成立,又历经了一场文化浩劫,散在民间的古玩就越来越多,这鬼市自然也开始大行其,比如北京潘家园、天津靶档就是其典范,买卖的也不限于珍玩,而是扩大到了一切文玩日用品上。后来文圈被有意识的炒,各地也纷纷现了自己的鬼市文化,买家妄想着捡到大漏,而卖家则利用这心思大肆作假,然而就这样依旧年年传捡漏的故事,更是让鬼市文化经久不衰。

    本市作为一个文玩新兴城市,当然也是有鬼市在的,不过开张时间可不是半夜,而是周六早晨6,还换了个文雅的名字,叫“古玩早市”。地就在老城区夕照路,距离芳林路并不很远,也算是依托文化街诞生的产。这不,一大早街面上就堆满了散摊,各家各都拉开了铺面,字画、瓷、旧家、文房四宝、金玉皿、乃至竹雕、奇石、善本应有尽有,还有不少骗打扮成老实忠厚的乡人模样,在那儿摆着个“千年何首乌”或者沾满土坷垃的青铜,等着冤大上门。

    在这样的市场里,魏当然要把边那人看牢了,让张修齐走在比较宽敞的路间,他小声嘱咐:“齐哥,在这地方你可要小心,千万不要往摆着瓷的摊上凑,有些不地的摊主还是会玩碰瓷的,尤其是对生面孔或者旅客,咱们没必要去凑那个闹。卖钱币的在路东角落里,有真有假,到时候你挑自己的,搞价之类千万别开,都给我就好。”

    张修齐只是,步履稳稳,目光依旧放在魏上,似乎路两旁的摊位卖得都是萝卜白菜,本没有让他扭的价值。魏不由一哂,也许对于这位小天师,古玩这东西还真就如此,造型、材质对他本没有任何意义,唯有那神乎其神的“气运”才值得关注,然而在这样真货奇少假货奇多的鬼市里,想要引他的目光怕是不易。

    既然没有逐摊看货的意思,两人的步伐自然就快了起来,不一会儿就走到了街东,那里有几家卖钱币的摊位分别占据了路两边,东西却都相差无几,魏一看就笑了,这也是最基础的江湖手段,一家店分作两摊卖,若是前面看了货搞不价钱,或者被卖家气着了,买主很有可能选择临近一家,哪怕价钱相差无几也会一,殊不知人家本来就是一摊生意,正好迎合了客“挑拣”和“搞价”的代偿心理,别说是古玩了,不少菜市场里卖果的都会这么搞一

    既然知这个迎门杵,自然也没有挑选摊位的必要,魏直接选了一个货多的摊蹲了来,只见十几枚品相完好的大钱装在最醒目的塑料卡袋里,摆在摊位正,旁边是一些用红绳串好的和摆件,像是五帝钱的各,后面则是一大堆破破烂烂的古钱,跟废品一样堆成了小山,几个没有拆的麻袋歪歪斜斜,也不知还有多少存货。

    看到有生意上门,蹲在摊位前的老板招呼:“两位来淘钱吗?我这边货最多,都是从乡收上来的,哪个年份的都有,样样都是真货……”

    这话是半都不能信,魏一挑角:“得嘞老板,我家原先就是倒模青铜件的,就你这摊上的东西,大半都是坊那边的货吧?今天我就是陪朋友来玩玩,没准备拿什么稀罕货,您给个实价,我们自己挑些散钱。”

    坊也是本市一大“工艺品”集散地,各各样的假货都有,老板瞅了瞅两人,有些吃不准这年轻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是气明显没那么乎了,往后面的钱堆一扬:“咱也是实诚人,那些还真都是土货,你要诚心要的话,八块钱一枚,拿得多了还可以打折。”

    钱币这玩意,市价从两块到两万块都有,最关键的还是年号和工艺,还有钱币本的品相。铜钱的纯度本就不,也不耐腐蚀,除非是条件十分优秀的窖藏或者墓陪葬,否则很难完好保存。相对的,那些品相差些的铜钱则有相当大的储量,市场价格一直不,作假也不是没有,但是这斤收的货,有些人还真不愿造假的本钱。

    这里的摊主显然也是“收购党”,收的还是陪葬用的“土货”,真东西的概率自然就上了很多,想捡漏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些钱都被老板大致扫过一遍了,就算是漏也不过是百来块差价的小漏,本不值得费心思,这价钱开得倒也公。魏也是懂行的,没再还价,直接带着张修齐到后面挑钱币了。

    虽说是挑古玩,但是扒拉成山的旧钱,也跟扒垃圾差不多了,魏只是帮忙翻了两就沾了一手的铜锈灰土,这堆钱的铭文都不太明显了,大多只能看“通宝”字样,也猜不是哪个朝代的,然而张修齐却挑的很快,似乎只是一打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过他选的五铢很少,多是开元通宝,偶尔还有几枚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都是小平钱,品相就更不用说了。

    不多时两人边就多了一小堆铜板,魏不由好奇的拿起几枚锈迹斑斑的铜钱掂了掂:“这玩意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