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88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否举报这又另论。)

    人之常可以理解,但是,因为“亲亲相隐”而伤害到其他人,甚至为了包庇亲人而陷害其他无辜的人,这就不能用人之常去理解了。

    现在很多贪官将女送到国外,贪的钱也是为了女读书——女要为父亲隐瞒贪污之罪,这也是人之常,但作为公义来讲,大家都是不认同的。不过,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到自己上了,估计也够痛苦。咳,源来讲,还是别贪。人不正,到时家人痛苦,也只能说是自找的。

    ☆、稷盛会(十二)

    “夫为妻纲”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董仲舒。

    董仲舒说天“重不重”、贵,由此得他的学说,有:“天之尊卑,随而序位。人类社会之君臣尊卑、男女贵贱等亦皆统于。君臣、父、夫妇之义皆取诸,君为,臣为;父为;夫为,妇为。”

    于是,董仲舒得“君、父、夫为尊;臣、、妻为卑”,提了三纲。

    苏澹曾经在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很直白:。

    董仲舒是西汉的大儒宗,在儒经上的造诣十分厚,但他的五行学说是来自于邹衍等先秦学派,还受到了汉代黄老思想的影响,对易学的研究算不上大家。他的五行学说历代都遭到一些易学大家,尤其是自然派易学家的批评,但因董氏在“儒学独尊”上的卓越地位,再加上“贵”已经成了统治思想,这些持异议的易学家们只能私批驳几句,但掀不起——也没有哪个易学家有这个能力与天的主思想对抗。

    但是,在这么一个时代——大宋与大周南北对峙的这个时代,实在是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国家空前的大,社会空前的安定,商贸空前的繁荣,文化科技空前的发展,思想空前的活跃,而学术思想的自由比之秋时代的百家争鸣也不遑多让,各学派、各学术——只要你不是歪门邪,都允许你有发表的机会,报纸和各学刊的现,给了它们发表的舞台,稷的创建,又使学术思想的舞台变得空前广阔。

    苏澹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在这样的学术氛围背景,开始了对董仲舒五行学说的批判。

    作为自然派的易学大宗,苏澹对于董仲舒这“不学无术”的五行论很是翻白,在文章毫不客气地批驳他是“牵附会五行,不懂易,不通太极”——说了很多自然派易学家的心声,尤其是教的许多,立即对苏大学士表态支持:老早想批这董老了,害得咱们教真传弟五行要平衡费了多少

    苏澹在文章说,学的都知是从太极来的。之所以人是万之灵,因为人直接现了五行。就来讲,每个人的都有二气,有的人盛,有的人盛,通常表现为男气为多,女气为多。若一个人只有单或单,那肯定不是活人了。医家都知,有亢和虚这两病,就是不调引起的,不调到极致,那就等死吧。

    所以,董氏你怎么讲天“重不重”呢?天向来是公平的,怎么会贵而贱呢?况且,在易卦是转化的,极生极生,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贱的说法,那就是贵可转化为贱,贱可转化为贵,然后分到男女上,男可为女,女可为男?——女人都笑了,男人脸黑了;再分到君臣上,那就是说君可转化为臣,臣可转化为君?啧,原来谋逆罪的源在这里呀!——皇帝陛的脸黑了。

    苏澹在文将董仲舒的论驳了个彻底。

    也将论衍生的乾坤论——“男为乾,女为坤”驳了个彻底。

    苏澹说,现在已经论证了嘛,“地”是个球,只是茫茫宇宙的一颗星球而已,若讲“天”是宇宙,宇宙当然比地球大,从“天大地小”这个方面来讲“天尊地卑”,那还说得过去。

    但是,如果是从德思想上来论天与地,那就不能讲“天尊地卑”了:天是天,规则万,地是厚以载德,在德上谁比谁贵呢?

    所以说,谁要讲“男为乾,女为坤”,谁就是不讲德。

    苏澹说,如果天地是以大小论尊卑,讲男女尊卑那也是以男人比女人大而论?——型壮?哟,这也是有可能的,自然环境竞天择嘛……苏澹由此扯到远古时代,说那时生存环境恶劣,人们要跟野兽斗,壮、力量的男人可能比女人的贡献大,于是获得的权利更多,久而久之,就形成“男主外,女主”了,就形成“男为尊”了。后来人们的生存环境转好了,于统治地位的英阶层主要是靠才智而不是靠力量求生存了,但是男英们为了维护“男尊”的地位,就扯了许多大理——比如“男为乾,女为坤”之类的,调男人为尊的地位。苏澹说这个男尊时代应该是从周代就有了,从的一些诗歌就看得来,“窈窕淑女,君好逑”呀,为啥不是“玉君,淑女好逑”呢?因为“男为尊”,所以“男逑女”呀……很多人看到这里哈哈大笑。

    苏澹说,咱们学问要求真、求实呀,要像说的“率之谓”,要本着至善的心直而行,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被后天那些七八糟、不讲实际的学说理论给蒙蔽了,以为这就是真理了,更不能不敬天地——圣人都不敢说自己是天,一群远古玩猎叉的男人就敢说自己是天了?哦不对,咱们这些玩猎叉的祖宗没敢说自己是“天”,这“天”的大帽是后人给上的,哎,真是无知者无畏呀!祖宗们估计在地冒汗……不知董老先生有没有在面被老祖宗着打.……看众哈哈大笑,茶楼酒馆里听报的人也哈哈大笑。

    苏澹这篇文章是学术文章,但他用辞用字都很平实不生僻,引论虽然雄辩,行文却妙趣横生,茶楼酒楼的报博士再用直白的话一说,就算是普通的茶客酒客也听得懂,觉得苏大学士说理当真有趣,哈哈大笑就把文章记了,回去后再与妻笑。儒生们看这篇文章时多半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了,心忖着董先生泉有灵定会气得活过来。

    上一届稷学会就有专门一场是论辩苏澹的这篇文章,吵得比这一届的王霸之争和阿湖案还要闹。因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