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 - 分卷阅读12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草民算卦推来的。”俞大猷压旁边还杵着个胡宗宪,自顾自的开:“得知之后,草民为陛算了两卦。”

    “为何是两卦?”

    “一卦卜江山,一卦算帝意。”俞大猷的脸上,洋溢着青年人特有的与天真,他压没注意胡宗宪连告辞的心都有了,继续大嗓门:“这两卦都为第四十二的益卦,乃大吉之兆!”

    虞璁心里松了气,知机密消息不是自己人那传去的,只略缓了神,在龙椅上换了个姿势,问:“呢?”

    胡宗宪见陛并没有避让自己的意思,忽然心里一动,颇有极好的预

    如果真的如这个莽汉所言,今后陛会御驾亲征,极有可能讨伐蒙古,正是用兵之时。

    越是这时候,越需要良臣明将相助。

    陛既然放任自己在这听着,有可能也有相之意。

    “这第一卦乃益卦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俞大猷生怕他听不懂,补充:“意思是大吉大利,并无灾祸,因为百姓努力工作,加快了工程度。”

    也就是说,这天都在积极的推着改革和新制度,无论是一条鞭法的实施普及,还是那军纪军规的实行,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虞璁虽然不太信玄学易经之类的东西,但本自己能穿越过来也很反科学,只,示意他继续讲。

    “而这第二卦,乃益卦六四,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俞大猷说到这,捂着嘿嘿一笑,解释:“草民也不知要算多久,就定了个五年。”

    “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原意是东征胜利后,班师回来的路上报告周公成王有命,把殷商遗民理好有利。”

    俞大猷咽了唾沫,都顾不上喝茶,继续:“这一卦,乃是快雷,声威增之大象,推算不提,却可见兵师征讨而无往不利!”

    虞璁心里一定,算是被玄学安抚了些许,只随:“那你怎么觉得,朕也会随军而去?”

    “所谓益卦,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俞大猷不假思索的开:“动而健,刚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

    “若要兴师定师,振奋士气——莫过于御驾亲征!”

    第45章

    虞璁沉默了一会儿, 心想这还真算的准。

    要不你再给我算算生辰八字,看我能活多久?

    他轻咳了一声,并没有评价有关这判词的任何细节,只平稳开:“你要知, 既然你没有用兵的经验,朕便不会轻易的任命你为武官。”

    俞大猷嘿嘿一笑,:“这倒是不假。”

    这汉是个心直快的,本也没什么坏心, 只是太率直了些。

    在朝廷里, 最忌讳的便是这一

    大家都在打牌, 都在藏着自己的盘算和心思。

    你这样大大咧咧的把底牌全都亮了来, 也难怪会被算计一辈

    虞璁虽然清楚每个人的命运,却不可能照顾影响他们每一个人。

    何况有些话,现在跟他直白的讲清楚, 他也未必能懂。

    只能说日后尽力护着他,多的不一定能到了。

    “陛,”俞大猷想了一会,再度起作揖:“草民并无经验, 这一不假。”

    “但是草民术刀法,又将兵法细读吃透,自以为差不到哪里去。”他说着话的时候,睛里都带着火的赤诚:“敢请陛准许草民去冲锋陷阵, 定然会不辱使命!”

    这又是自我嘘又是打包票的, 听得胡宗宪心里一愣一愣的。

    都是等同于状元般的, 怎么这人跟个草包似的,嘴里就没谱。

    虞璁瞥了胡宗宪的脸,心里哭笑不得。

    这两货,将来搞不好得吵起来。

    原本是召见二人,现在变成了俞大猷一个人的独角戏。

    这小胡同学还真的是颇好,一看就早早的接过人世故。

    单是今天看俞大猷这么说话,都能知他将来得一路的得罪人……

    “那朕就明说了。”虞璁抿了茶,不不慢:“来年四月前后,有场小仗要打,你先去执罡军那里报吧。”

    到底是让你当将领还是士兵,暂时还不太想定。

    这俞大猷哪里在意自己有没有封官,一听说有仗可以打,立脸上就天喜地的笑容来。

    胡宗宪见这厮终于不折腾了,暗松了气,准备自己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一

    “对了陛!”俞大猷又抬起来,认真:“臣有一个老师,当称是文武全才,不输于明先生!”

    自己还没落定就急着举荐他人,也只有他能来了……

    虞璁听到王明被拎来对比,不由得动了念,索惯着他:“谁?”

    “今年的会元,唐顺之!”俞大猷跟哈士奇似的,就差摇尾了:“他文武不输辛弃疾,上知天文知地理,当真是个神仙般的人了!”

    会元?

    大概是搞自主招生太久了,虞璁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会元是什么。

    解元是乡试第一,会元是会试第一名,状元则是殿试第一名。

    嘉靖八年正巧是会试之时,又碰着了寻仙考在京城和试几省的展开,对于虞璁而言,还真是一回。

    他当时清楚,这靠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必将被重改,自然对这最后一次旧举不太上心。

    何况自己也是一回殿试,稀里糊涂就顺着程走完了。

    但是!

    今年的主考官,可不是张璁,而是杨慎啊!

    能过杨慎的法,拿到会试第一的,想必文采不差。

    能够教俞大猷这样的怪才,武功比他还好的,肯定也相当了。

    虞璁这么一合计,越发觉得自己漏了个好苗,直接问:“他现在在哪?”

    不对,这既然是老法考试上来的,现在应该就在国监呢吧。

    “听说在兵,不知是什么官。”俞大猷咧嘴一笑:“这刚京城不久,还没见着人呢。”

    嗯?刚考上来就了?

    虞璁觉哪里不对,心想回得问问杨慎,又习惯的随:“多大年纪了?”

    “二十二,快二十三了吧。”

    胡宗宪正在喝茶,差来。

    俞大猷你都二十七了,拜个比你还小的师父,不合适吧?

    “朕知了,唐顺之是吧。”虞璁,示意他可以消停会了。

    胡宗宪毕竟还年轻,虽然应答有度,还对倭寇之颇有见解,但确实还需要历练沉淀一番。

    君臣三人简单聊了会儿才散,没过多久,陆炳就回来探望虞璁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