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5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卫协并不看重怀恩寺给的报酬,但是晋西山刚刚开辟的佛窟,却让他倍意动。他的老师曹不兴就善画佛,有“佛画之祖”之称。他自也是学了同样技法,对于佛教更是大为亲近。而现在,晋可是一等一的北地释宗,连竺法护这样的僧,都在怀恩寺定居。

    这样的佛寺看重,本就让人心动。更别提那连绵山脊,净是石雕的佛窟。来自西凉、敦煌、大月等国的匠人,耗费心血而成的佳作,只是观,就大有裨益。卫协这样的画痴,怎肯放过?

    而听闻卫协要来并州,他的室弟荀朂,也跟了过来,随侧侍奉。虽然也画,但是荀朂不同于卫协一心只有画的痴态。豫州现今大不休,颍川更是频遭兵祸。荀氏已经准备南迁,投靠新帝。但是颍川距离司州极近,世家也免不了狡兔三窟的打算。既然梁熙已经占三州地盘,成为一方诸侯。不在他注,也是不妥。

    因而荀朂此来,也有打探的意思。不过荀朂其人旷达,对于并州的举措也没什么恶。相反觉得此生机,远胜于南地。因此连制科这样的新政,也不大排斥。现在反倒觉得荀氏当留几支疏宗,投靠并州。

    但是想归想,最终还是要看家辈的意思。很快,荀朂也把这些俗务抛在脑后,跟老师谈起佛窟的石塑。

    车徐徐,不慌不忙,背向人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面都叫饼,到了山西自然要吃刀削面啦~

    第323章 议论

    “听闻坊间已有人猜题了,真是奇哉!”人未到, 声先至, 一个清亮声音由远及近, 传了过来。

    屋两人同时抬,有一人已经笑声来:“符辰怎地来了?可是逃了公务?”

    “哪有此事!不过是来院寻人, 顺便拜访郭兄……”祖台之已经大步迈门厅,见郭璞边还有一人,不由一怔, 连忙行礼:“不知兄也在, 失敬失敬。”

    坐在郭璞侧的, 正是去岁才求贤院的宝。此人祖父统乃是吴奋武将军、都亭侯,父亲却只了个丹丞, 不算是什么世家名门。不过他年少勤学, 博览群书, 文名在外, 想来任个别驾之类的职位,还是可以的。

    当然, 这是太平年月的打算。如今四象, 哪还有一步步升任的余暇?宝自忖家乡大, 难求安稳。又听闻并州书馆传闻, 思量良久, 终是来到了晋,当了一个院士。

    求贤院可不同于求知院,乃是正儿八经的选官之所, 而且来往皆鸿儒,藏书之丰,不逊于洛太学。理,宝应当天喜地的扎书堆,或是与同僚探讨经典,直到有朝一日为官。

    谁料没过多时间,他便与郭璞这个求知院的“隐士”成了好友。更是通过郭璞,与葛洪建立了厚友。至于祖台之这个偶尔得见的司工参军,也算是

    “祖参军见外了。”宝温声,“不知刚刚所言猜题,乃是何事?”

    这一句,便把气氛转了过来。祖台之也不是拘泥之人,笑着在两人旁落座:“可不就是制科吗?竟然有人汇总了前几次的考题,了个册,说是能推断今科考题。一份也要买上千钱呢。”

    这话一,郭璞和宝都笑了。制科兴起才两年,一共考了三四次罢了,能总结什么?而且那题目,在他们这无书不读,过目不忘的天才看来,简直犹如儿戏。这么简单的考试还要猜题,实在是可笑。

    郭璞摇:“怕是有人要上当。”

    “也说不定。”祖台之一哂,“至少明算一科,还是能看端倪的。谁没读过?旁的才是关键。”

    的注释版自刊行以后,已经成了算科必学之书。刚开制科的时候,还能靠基本功分个。现在这么时间过去了,不瓜烂熟,谁敢来考啊?想区分的,只能靠别的题目了。

    “读几本书,就能应试,才是制科之弊。”一旁宝叹。像他这对数算本没什么兴趣的,也读过、等书。衷的经史,更是读了不知多少。对于这圈定考试范畴的制科,简直不屑一顾。

    “不过是选吏,何必计较。”郭璞倒是看得明白。真正博学的,不还在求贤、求知两院吗?制科并非现在选材的唯一方法,只是补益罢了。

    “也未必都是为吏。今岁世家多有疏宗参试,说不定以后会是何模样。”再怎么说,祖台之也是司工参军,乃刺史府六司要员。对于州发展,了解的更为刻。

    只是再怎么调,这事跟面前两个学霸也不会有啥关系。郭璞莞尔:“不提俗务。我刚收到了稚川来书,十分有趣。符辰你快看看!”

    被岔开了话题,祖台之也不介怀,接过了郭璞递来的书信看了起来。葛洪如今还在邺城,也称得上一方大吏,但是并未放曾经的好。造化观的研究,他一直有所关注,最近市面上现的新型染料,就是造化观的研究成功之一。

    不过这次,他来信说的可不是这些,而是一些关于炼丹的新发现。除了药比外,还详述了一从矿提炼硫的办法。葛洪文字妙,非常人能及,细细写来,简直看的人目眩神迷。

    祖台之不由赞:“葛兄丹术大啊!这硫真的能从青矾来吗?”

    这可就问于盲了,郭璞和宝虽然都喜五行之说,通易理,但是炼丹非两人所

    “兴许能到造化观看看?”郭璞捻须,“不过此乃末节。稚川在信言,或可如般,个药典。”

    郭璞注释的时间不短了,虽然冷僻,但是见过他书稿的人,都赞叹有加。特别是他绘图阐明名的方法,更是让所述之一目了然。

    祖台之一怔:“这药典,有何用?”

    “许多药草形状相近,但药理大异。若是用错,岂不害人命。稚川见我绘图之法甚妙,才想到的注药一事。”郭璞解释

    祖台之这才听明白了,连连颔首:“葛兄此举,亦能造福百代啊!”

    并州的制科,是有医科的。医学早就成了人心的学问。更何况谁没个父母妻眷?学医术,也是大有裨益的事。葛洪衷炼丹,亲近药理,祖台之自然知晓,只是没想到他会有如此打算。世间药草万千,一一注释可不简单。

    “若真是著药典,也未必尽由稚川一人为之。”,“不如多找些编修,同著史一般协力而为,速度也会快上几分。”

    “这便要立项了啊。”这事上,郭璞可是行家,“不过此事让医院那群人知晓,定要鼎力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