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4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延,为的还能是什么?别宅去不成了,找人谈谈“公事”总还可以嘛。

    呼,奕延抓住了那节藕白脚踝,指尖顺着踝骨,向上挲:“夜短昼,当再加些。”

    “白日宣,可不是正人君所为。”嘴里调侃,形却未避开。梁峰就这么大大方方,迎上了对方火

    作者有话要说:  梁荣:阿父,你派我去上党,真是为了历练吗……QAQ

    第319章 恍悟

    梁荣在生,在潞城学, 现在上党郡又成了父亲的封国, 意义更是不同。

    只是这次独自回来, 一切似乎都有了改变。

    “荣公,十县皆已准备妥当, 只待谷熟,便能开镰。今年风调雨顺,定是个足年。”郭郊满脸堆笑, 奉上了数本田册。

    面对这位态度略显谄媚的上党史, 梁荣微微颔首, 接过了册。如今梁荣也开始学谱牒了,晓得这位郭史虽然姓郭, 但跟晋郭氏无甚关系, 乃是寒门。只因父亲赏识, 才一路升任史之职。

    这样的人, 定是可以信赖的心腹。但是梁荣总觉与他相有些别扭。城时亲迎,还算应有之义。但随后跟在自己边, 鞍前后, 寸步不离, 可就不一样了。态度之殷切, 简直称得上阿谀逢迎。

    自己前几次见他, 可没有这样的觉啊。难不成是郡了什么事,想要隐瞒?

    梁荣可不是当初那个年幼无知,被父亲留在家的小孩儿了。这次是真的要查验郡国诸务, 哪敢怠慢?心虽有不解,他还是沉住了气,命人仔仔细细查看最关的秋收农事。

    此事繁杂,一也急不得。梁荣耐心跟着属吏,一样一样过问。但是审来审去,也未发现错。相反,郭郊行事极为稳妥,因循崔稷留的规矩,压找不

    这样的循吏,何必如此谄媚?难不成只是他卑微,才有此品

    闹不清状况,梁荣只得继续手事务。上党国,郭郊统揽外事务,但是匠坊和三军,另有他人负责。掌兵务的陈都尉也是梁府,看起来稳健有度,郡国诸军也练的极好。匠坊的事,却是个熟人。

    “母!”见到侯在厅外的女,梁荣激动的站起来。他本就早慧,年岁渐后,在外人面前更是老成持重。但是见到从小养育自己的母,还是捺不住,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

    梁荣心激动,朝雨也是莹莹有泪。荣儿是她一手带大的,相时间比亲生儿还多,分开许久,自是想念。即便如此,她也未了分寸,先是拜伏行礼:“妾见过荣公。”

    “母快起!”梁荣赶忙上前,双手扶起了朝雨。趁这机会,细细打量对方容。许是人到年,朝雨的材丰满了许多,面上倒是红有光,丝毫没有因公务消瘦疲倦的样

    稍稍放了心,梁荣问:“可好?家可好?希兄不在吗?”

    “都好。”朝雨笑着握住了梁荣的小手,“希儿刚刚了郡学,这些日正忙学业。荣公怎地独自回来了?”

    “父亲让我代他巡察。”梁荣解释,引着朝雨在席间落座,“希兄学,怎么不崇文馆?我说与父亲,他定会应允。”

    想让儿孙希崇文馆,确实不费什么事。但是朝雨想得清楚,自己已经破格成为了匠坊执事,跟梁荣一母同的儿崇文馆,实在招摇。上党郡学也是个极好的去了,不必多此一事。

    不过这话,朝雨不会明说,只是笑:“希儿年幼,还是在我边更好。”

    听到这话,梁荣神微黯:“其实母大可随我前往晋。如今匠坊事繁,何劳心?”

    这话,梁荣不是第一次说了。朝雨立刻换上肃容:“蒙郡公信重,朝雨怎可轻避?况且匠坊早有成例,又有司工提,妾只是理些账簿文书,荣公不必担心。”

    匠坊如今归属司工掌,大面上的发展由晋全权掌控,细节则分属各个主事。朝雨更像个曹官,只负责造册、监察,上传达。之前梁峰任命她时,还留了两位心腹婢女,苍岚和采薇。这两人在书房任职许久,行事老,对朝雨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不过朝雨知,自己能攀上此位,只是因为当初府缺人。否则以她区区母的份,无论如何也得不到这样的重用。是回到梁荣边,享个虚名,还是留在上党,掌个要职?她自然分得清楚。

    见朝雨如此决,梁荣也不好再劝,只得到:“那母有什么难,自可写信给我。母与我有养育之恩,荣儿毕生都会谨记于心。”

    朝雨笑着应,心却没有分毫仗着份肆意妄为的打算。她在这样的位置上,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谨小慎微才是世之。自己和梁荣的关系不可能改变,这难得的谊,哪能随意挥霍?只有儿成材,接替自己的位置,她这一脉,才会随之飞跃,而不是只享短短一世荣华。

    本就关系亲密,又是难得一见,两人又聊了许久,朝雨方才命人取来匠坊账册。梁荣倒是还记得自己的职责,依旧细细查看。发现没有缺漏,心也是一松。不过朝雨未曾怠慢,又亲自领着梁荣到面坊察。

    同样,郭郊也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频频随侧不说,还趁着郡学秋试,请梁荣重温故地。若不是都地前线,不算安全,说不定还想陪他到梁府附近转一遭呢。

    故而这一月时间,梁荣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见了不少人,看了不少事,更是知悉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东西。待到秋收彻底结束,他才随车队返回晋

    一走就走了一个多月,再见到父亲时,梁荣简直捺不住心思念,直直跑到了他旁:“阿父!”

    梁峰笑着瞅了瞅对方的小脸:“瘦了些。此行如何?”

    “幸不辱命!”梁荣答的颇为自豪,“孩儿去了不少地方,一一察。上党政通人和,今岁收成极佳,百姓安居。”

    这些都是可以预料的,梁峰没有细问,反而:“狱有多少死囚?可曾发现冤案?”

    “啊?”梁荣愣在了那里。此去不是为了秋收的吗?死囚?没人给他提起过啊!

    “灾疫呢?虫、霜、旱、涝。可有哪里减产?哪里减丁?”梁峰接着问

    “我……我没有查……”梁荣额上的汗都来了。他只询问了人丁田亩的增况,确定各县准备好了秋收,还过问了税收方面的事。但是细致到减产、病亡?没人跟他提过啊!

    “那你见到的官员士人,各自表现又如何呢?”梁峰并未叱责,反倒换了个话题。

    “母最是尽职,文书账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