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47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峰转过,对张宾,“唯有拿泉州,重开河渠,方能打通北地河漕。”

    他说的这个泉州,可不在福建,而是位于幽州燕国的泉州郡。早年曹攻乌桓,曾在幽州开了两渠,一者平虏渠,一者泉州渠,通过两条人工渠,沟通了滹沱河、漳、清等几条要。又在河北平原开白沟、新河、利漕渠,彻底打通了北地系。

    原先梁峰可不晓得,这年代北方的航运也如此厉害。估计也是曹当初在江东吃了大亏,才开始重视运。曹魏时的邺都,河四通,舟船无数,哪怕数万百石的战略资,都能轻轻松松通过河运,从河北腹地运往幽州。洛城更是原的利枢纽,上达安,抵江淮。如此庞大的路渠,不用岂不可惜?

    “段氏鲜卑不善战,夺回分沿海城池应不算难。不过若选良港,还是青州地利更胜。曹嶷已经打垮了苟纯兵,如今青州无主,当占之!”张宾

    后世的天津港,张宾可不知晓。在他心,最好的海运枢纽还是青州东莱。若是能占据青州,那么沟通江东、广,乃至倭国,就易如反掌。况且现在青州大,伺机南,很有希望拿这一州之地。

    梁峰:“海事不可轻忽,冀州安定之后,要徐徐向两翼扩张。还有民,尽可用来疏通河渠,平整路,在三五年间,要让北地连成一片。”

    河渠要经常修复疏通,才能行船。这些年北地战,哪有人在乎这个?大分渠已经淤,光是这次运粮就不知添了多少麻烦。没有通畅的陆路路,一切都是枉然。现在各州大民简直数不胜数,除去开荒之外,正是修建这大型基础设施的最佳时机。否则任何一个州郡,都无法一气吞动辄十万计的民。

    “还有求知院,也加大利、舟船的研究,在冀州新港建造船厂。邺城要作为并州通商,大力发展。上党的瓷业,也要扩大规模。”梁峰又

    之前在邺城附近的山脉,发现了大量瓷土,现已成了上党瓷的原料心。而通过滏陉,上党产的瓷和生铁,也能快速运,抵达邺城,再由附近河运往海边港。如此一来,晋、邺城、洛就构成了一个稳固的经济三角,而钱粮和人的稳步增,则是一步扩张的基础。只要留发展的空间,北地复苏,指日可待!

    唯一的障碍,就是盘踞司州的伪汉匈

    探寻的目光,落在了张宾上。对方微微一笑:“主公放心。信陵已经着手,伪汉大在即。”

    ※

    “陛……陛恐是风疾……”太医额上,已经密密麻麻了几层汗

    皇帝的病来得凶急,转就有弥留的趋势。几位太医都想不对策,更察觉天可能有些丹毒症状。但是这话谁敢说啊!天本就没服过丹,最有可能的,就是边有人毒!这私一旦参去,必然要屠灭三族。想了想去,也只能用风疾的表象来掩饰一二。

    刘和:“既是风疾,就速速医治。绝不能耽搁!”

    风疾是要放血的,那太医心一颤,唯唯诺诺退了去。

    刘和轻轻舒了气。自从那日听闻粮草运到了洛,父亲就昏迷榻上,再也没有醒来。便溺失禁,腹如鼓,偶尔还会手脚搐,只看表症,骇人到了极。现在诊个风疾来,听着就觉不对。

    然而这样的症状,又是这样的年纪,是什么病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能影响朝安定。风疾可能是被并州的计气到,怒火攻心。而查不病因,就是另一说法了。没看单皇后招来的僧人又多了几倍,陛兵上党,遭佛降罪的传闻,更是传甚广。这样还怎么安定人心?

    还有前朝,也让人痛。刘渊是在寝病倒的。自那日起,消息就封锁在了。如今大军在外,若是传病重,说不定要惹什么祸事。更何况,还有刘曜带着的那五万大军……

    刘和沉片刻,对边小黄门:“宗正到了吗?”

    这个宗正,自然指的是他的表兄呼延攸。那小黄门赶忙:“宗正已经侯在外面了。殿可要见他?”

    “嗯,领他去偏殿。”刘和小声吩咐一声,又仔细看了看御榻上病的垂危的父亲,才步履沉重的向偏殿走去。

    刚一门,呼延攸就赶上前来:“殿,不能再拖了!若不解决三王,怕是殿坐不稳江山啊!”

    如今齐王刘裕担任大司徒,鲁王刘隆则是尚书令,就连年纪尚幼的北海王刘乂,也有抚军大将军的衔。这三个都是刘渊亲,刘乂还是单皇后所的嫡。三人全都住在皇城,手握重兵。一旦起了反意,刘和的宝座可就堪危了!

    刘和迟疑:“三位亲王兵不算多,只要有卫军相助,定能压制。但是秦王,着实让人担忧……”

    呼延攸冷笑一声:“如今看来,并州是使了计。秦王那五万兵恐怕凶多吉少。只要的消息能够瞒住,他就要在上党同并州兵搏杀。万一落败,殿尽可治罪。说不好,就如当年的大司一般……”

    这话里,透着毒,但是理不错。只要刘曜绊在上党,甚至跟刘聪一样命丧黄泉,他就能施展拳脚稳住局面。对于刘渊大封几个儿法,刘和心始终不安。匈毕竟是上治国的,若是几个兄弟闹起来,他怎能坐稳御座?跟何况刘曜这个养

    只是行动,不能太早。

    思来想去,刘和终于:“要尽快拉拢左卫将军和武卫将军,控制城。父皇病重的消息,再压一压吧。登基之前,切莫让诸军回到平!”

    此刻,是刘和铲除异己的最好时机。朝大将不是随王弥、石勒攻打豫兖,就是随刘曜去了上党。剩也要防备离石,守护都城。一旦他取得了城近卫的控制权,几个亲王岂不是同砧板上的活鱼一般。

    等到稳住了王位,再招刘曜归来。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他就能稳坐江山了!

    带着重重心事,刘和忙碌了起来,每日都要接见不少亲信,还要表现忠孝姿态,在寝侍疾。如此一来二去,力也大大损耗。那日刚刚躺,还未睡熟,就听有人急急冲了东:“殿!陛醒了!”

    什么?刘和一惊,这是好转还是弥留?连衣衫都顾不得整,他匆匆披衣,赶往寝殿。

    大殿之,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一直躺在榻上的老者,也睁开了睛。但是他的目光,好似没有看到任何人,只是嘴里不停嘟囔着什么。

    “父皇!”刘和飞奔到榻前,咕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一嗓,像是惊醒了梦之人。刘渊微微偏过,浑浊的双目望了过来。那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