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4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一支虎狼之师!”

    一支能够抵御所有敌人的无敌骑兵!甚至更胜当年汉武之时!

    看着那张自信又张扬的面孔,梁峰只觉通舒畅。一旁梁荣早就被这景镇住了,颇有敬畏的问了句:“阿父,冬日这些儿要怎么办?”

    梁峰轻笑一声:“自有人收割牧草,喂养它们。荣儿以后想要驹,尽可在这边选取。”

    “孩儿以后也要骑乌孙大!”梁荣立刻反应了过来,大声

    “若你能骑,自然可以。不过现在……”梁峰的话语一顿,转过来,“我这里倒是有几匹,需要伯远帮我验看。”

    注视着那双漆黑的星眸,奕延像是悟了什么,肩膀骤然绷得死。然而梁峰没有给他太多缓冲时间,一阵清脆蹄声传来,十匹骏现在了三人面前。

    没有鞍辔,没有缰索,只有油亮鬃和健硕躯,那些桀骜未驯的,连蹄声都透着让人欣喜的骄狂。这是草原上都难得一见的乌孙名驹,整整十匹!

    奕延抓了手缰绳,勒的坐骑都不安的踏蹄。一旁,有声音传来:“良将自当名驹。当日我赠逐日给你,从未懊悔。它替我救回了你。”

    奕延形一震,翻。不知是不是的太快,脚步都踉跄了一。然而他没有停,大步越过众多儿,在一匹骏面前停了来。那并非一纯白,上颇有几块斑纹,然而神骏不亚于旁边任何一匹。

    见有人过来,那偏了偏,用睫的大睛,盯着面前的男,不像畏惧,也不像厌恶,只是疑惑和好奇。过了片刻,它突然了个鼻响,靠了过来,用脑袋对方的额

    奕延伸了手,五指颤抖,在那儿鼻梁上轻轻拂过:“唤你逐日,可好?”

    也不知是不是听明白了,那白大,再次狠狠拱了他一。奕延笑了来,一背,飞骑了上去。没有鞍,没有缰绳,他却像跟那为了一,也不旁诸人,他轻喝了一声:“驾!”

    那嘶一声,撒蹄跑了起来,轻快迅捷,宛若逐日追风!

    看着那顷刻远去的背影,梁峰边浮上了一抹笑意。当日残留的痛楚,他会替他一一抹平。给他最好的,为他选最利的剑,一手打造安定后方,固守城池,养无数骏。这些,他都能给予!

    一旁梁荣皱了皱眉,望向父亲。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前这一切,都与自己隔了一层东西。似乎那些话语,那些欣喜,是属于两人的默契。是因为奕将军勇武无双,才能得到父亲如此的厚吗?

    梁荣咬了咬嘴,再次抬看向了那些大的乌孙骏。他也许永不会同奕将军一样,建不世功业。但是他是父亲的独,也有旁人无法替代的份地位。而他,终有一日能完成父亲的期许。

    儿的轻嘶,混在了沙沙草响。秋风微凉,绿野无垠。

    第285章 密

    笔尖沿着纸面飞快动, 留一串串墨迹。张宾手上不停, 批阅着面前成山的公文。房还有四名佐吏, 各自分拣着文书。必须给参军置的,可以分派掾属的,还有一些资料, 可由他们自行备档。

    在刺史府刚刚成立的六司,张宾担任的司兵参军,可谓事务最繁杂,工作最忙碌的一个。亏得之前行了编军,否则还不知闹成什么样。不过对此, 张宾倒是没有分毫抱怨。并州如今乃是先兵制度, 军事为万事之首。主公把司兵参军的职位委托与他, 正是对他的信赖和看重。

    又批完一卷公文,张宾刚想再取一卷时, 耳边突然响起了一阵清脆叮音。只见矗立的漏刻上, 铜质的小人敲起了手边的小鼓。这是推动机括, 准报时的声音, 也是匠坊新发明的妙玩意。不过放在张宾这边,确实只是看个时间罢了。

    听到这响动,房四人都抬起了。张宾看也不看,抓起了另一卷文书,吩咐:“你们去用餐吧,着人给我送来一份。”

    刺史府如今给一餐,到了,前往餐厅就能饱一顿。虽然饭类不丰,但是味不差,对收不怎么丰厚的低级官吏而言,着实是个善举。

    有上官开,几人这才松了气,行礼退了职房。宽敞的房间,只剩书页翻动的声响。最近兴建的场,属于军备,也归司兵掌,万事开难,少不得费心。秋收之后,农活渐歇,屯兵也要冬训,同样需要大量的准备。还有府库备战的资源和诸军的参谋置,也要尽快理完毕。

    亏得张宾力过人,又极为聪颖,否则这繁杂事务,足以把人压垮。

    这次秋试之后,看来司兵要再增些人手了,起码再分两属才行。放文书,张宾抬手鼻梁,暗自琢磨跟范隆借人借地方,更加细的培训参谋人员。

    这次六司之,他的司兵,段钦的司,范隆的司祭才是职权最重的三。而本该权重的司吏,因为只能任命低级佐官,又要兼任考课,反倒成了个力不讨好的地方。崔稷为人清廉克己,倒是能够胜任。司法掌刑,让修陈杜律,明达刑书的续咸掌最恰当不过。至于司工,祖台之登任乎了不少人的意料。不过张宾早就知晓主公看重史祖逖,又对求知院来的祖台之极有好,选他也不奇怪。

    六司草创,虽然没有明面上的争斗,但是暗自锋着实不少。有朝一日主公自立,这就是最重要的班底。如何从六司脱颖而,也是不少人心所念。不过这些对于张宾而言,算不得什么。司兵权限已经够大,如何与其他职司合作才是关键。

    之前参谋多来自军那些因功学,知书识字,通晓数算的校官。还有些熟知兵书的寒门弟也可一用。但是终归不是远之计。若是能跟测绘学堂一样,专门培训可用的人才,参谋制度才能久保存来。此事主公应当不会拒绝,只看范隆那边能否合了……

    正想着,门外传来通禀声。张宾以为是送午饭的人来了,漫不经心让人来。谁料来的不是仆从,而是一名信使:“参军,平来函!”

    张宾立刻坐直了,接过对方呈上的木盒,待人退了房间,方才开箱验看泥封。确认封印无损,他取了信函,又拿起案上一册经书对照起来。不大会儿功夫,就译了密函的容。仔细读了两遍,确认无误,张宾起朝后堂走去。

    午饭时间,梁峰一般都在后堂用餐。此刻饭菜刚刚布上,还未动箸,就见张宾匆匆前来。他眉峰一挑:“孟孙,可是有什么要事?”

    张宾递上了手信函:“信陵有报,匈或将生变。”

    听到信陵二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