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彪悍媳 - 分卷阅读1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包完包, 顾羡慢慢踱步到隔王婶家,王婶正在屋里训斥她闺女,顾羡有尴尬,来的太不凑巧了,正打算转等晚上再来,王婶尖的瞄到她,扯着嗓就喊:“小顾?”

    顾羡只能往院,王婶的闺女见到顾羡,抬脚了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惹得王婶又是一阵气恼。看向顾羡时却堆满了笑容,“小顾,找我啥事?”

    顾羡思索着开:“我从家里带了一百多斤腊鱼过来,自家吃不完,就想把它们卖了,就想问问婶,能不能帮我把鱼卖去,当然不能让你白忙活,一斤鱼我给你一钱提成,咋样?”

    她打听到王婶没工作,经常帮人些牵线搭桥的活儿,挣些菜钱。当初她买煤的小伙本不是王婶什么亲戚,亲戚只是对外得一个说辞。王婶帮着年轻小伙找买家,卖多少煤,给多少钱,所以王婶对他们买煤的事儿,才会这么积极。

    王婶睛一亮,可以,简直太可以了。

    附近的居民大都是厂里的工人,手里票不多,但兜里的钱绝对不能少了。能不用票买到鱼吃,他们立疯了抢,这比卖煤太多了,小顾还答应她卖一斤鱼给她一钱,一百多斤鱼她能挣十五块钱呢,抵她男人小半个学工资了,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她怎么能不愿意呢?

    腊鱼比新鲜的鱼贵,这是一定的,且不用鱼票,价格又得贵一半。顾羡打算一斤腊鱼卖两块钱。王婶一儿不觉得贵,反而说卖便宜了。

    顾羡睛一闪,就说:“婶,这样吧,我给你的价格是两块,但凡你多卖一块钱,我就多给你一钱,咋样?”

    王婶眨睛,“啥意思?”她没听明白。

    顾羡缓缓的解释,“比方说,一条腊鱼五斤重,两块钱一斤,能卖十块钱,但如果你能卖到二块五一斤的话,每条鱼你就多卖两块五钱,这样的话我就多给你两五分钱的提成。”

    王婶文化不,只觉得这事对她有利,可这账到底怎么算呢?她眯着睛想了半天,问:“你那有多少鱼?

    顾羡:“一百五十多斤鱼。”

    王婶睛一亮,“一百五十斤鱼,每斤多卖五钱,就是七十五块钱,我就能多得七块五钱,是不是这样的啊,小顾?”

    顾羡微笑着,王婶瞪的老大,回过神连忙:“这事就这样说定了。”

    晚上六左右,正是班的时候,王婶急了慌忙的跑过来找顾羡,顾羡会意,“婶,找到买家了?”

    王婶得意瞅了顾羡,拍拍,“有我王婶,还有办不了的事儿?你先把鱼拉到我家来,他们都在家里等着呢!”

    顾羡和贺博言对视一,挑着鱼跟着王婶了她家院,王婶勾往外瞧了瞧,把院大门关上了。

    院里围了一群人,他们看到贺博言肩膀上挑着的腊鱼,一窝蜂的涌了上来。

    王婶赶:“大家不要着急,这腊鱼有一百五十斤,你们一群人平分。都有都有。”

    这群人听到王婶的话,动作慢了来,不过看着那鱼的神,却冒着光。

    王婶家里有杆秤,她拿了杆秤来,把鱼分成十五份,没份刚好十斤。

    一群人看着王婶的动作,急急的等着。

    等到真的把鱼拎在手里,一群人才彻底安心了。哪怕两块五钱一斤的鱼,他们也十分满意,快的付了钱,拎着鱼就走了。

    顾羡得了钱,拿了两张十块的大团结和三张一块的递给王婶,王婶喜滋滋的接过钱,“小顾,我兜里没钱,你等等,我回屋拿五钱找给你。”

    顾羡拉住王婶的胳膊,微笑着开,“王婶,多的那五钱就算了,你跑来跑去的卖鱼,辛苦了。再说,今后需要你帮忙的事,多着呢。”

    王婶低想了想,就没再提那五钱的事,她算看来了,小贺小顾这两,不是一般人,今后在他们手里或许还能挣到更多的钱,想到这里,她对顾羡更加,“行,今后有啥事尽找王婶,别的不敢说,在这一片,王婶还是混的开。”

    送走顾羡和贺博言,王婶着手里的几张钱脚生风的了屋,路过闺女门,透过半开的房门,角余光瞅见她闺女正懒洋洋的趴在床上。

    她难得没有生气,推开闺女房门,坐在她的床上,把钱使劲在闺女前晃了晃,“看看,看看,你娘我说话的功夫就挣了二十多块钱,你爸一个月工资也就四十多块钱,哼哼哼,我就说小顾两不简单,果不其然。”

    王婶闺女一把把钱抓到了手里,王婶一愣,上去把钱抢过来,“老娘辛辛苦苦挣的钱,你抢什么抢?”

    王婶闺女切了声,“不是说话的功夫挣的钱吗,怎么又成了辛辛苦苦挣的钱了?”

    王婶使劲瞪她闺女,“你我怎么挣得钱,老娘没有工作,就靠着平时这儿挣,那儿挣过日,把你养这么大,没问你要一分钱,还要白你饭吃,你还什么啥不满意的?”

    王婶男人姓周,闺女叫周静文,名字起得倒是斯斯文文的,奈何脾气却是让王婶一言难尽,“幸好没跟你哥哥嫂住一起,你这,活该被嫂嫌弃。唉,快起来了,洗洗脸,去睡觉,明天赶上班去。”

    周静文嘟囔着嘴,“上什么班?我不去。我还要看书,继续参加考。”

    一二十岁的姑娘了,王婶还能说什么,只能虎着脸:“行,你就在家好好看书吧,今年再考不上大学,就给我老老实实的上班。”

    周静文目送她妈离去,把手里的书狠狠的甩到一边,用手捶捶床,又把书捞过来继续看着。

    顾羡兜里揣着三百多块钱,脸上竟是笑意,“哪里想到大姨给的那些腊鱼这么惹人喜,当初咱们应该多带些腊鱼过来。”

    贺博言黑眸里氤氲着淡淡的笑意,“今年就算了,明年我们多收腊鱼,到省城卖。”

    顾羡也是这样想的。

    三月间开,顾羡脱了棉袄棉,换上了薄外。给纺织厂包的包又有了新样,添加了糖包和豆沙包,这两受厂里女工喜。不仅在厂里吃,还掏钱买回去给老人孩们吃。

    纺织厂的厨师并非不会包糖包和豆沙包,不过一个字—懒。包包的活儿包去了,包类多样,工人们有了选择,包的需求量大幅增多。

    两姑嫂从以前每天包一千个包,增加到一千五百个。贺思璇直呼受不了,见天的包包空闲时间都没有,不仅累还熬时间,可瞅着荷包一天天鼓起来,她又觉得累也值当。

    每每想到挣了钱就能在省城买属于自家的房,哪怕再累,脸上也是笑容满面。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