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花 - 分卷阅读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他们与郑王的关系却都还不错。郑王妃与几位王妃也都是至好友,和公主们的关系也很好,在她的引荐之,清净庵便成了京城有名号的贵妇们常来的所在。我是福源大公主带着来了一回,因缘巧合,才与妙慧师太好的。”

    穆嫣微微一愣,半晌回过神来,惊诧地问,“郑王?”

    ☆、第40章 记忆

    郑王成景是盛昌帝的第四,比起其他的兄弟,他的有些不堪提起。他生母不详,据说只是一名毫不起婢,被酒醉的帝王看上一夜承,运气好有了,却没有福气将龙嗣养大,刚诞郑王没有多久就过世了。

    自古帝王最是薄

    彼时陈皇后独占帝,正因盛昌帝酒后失德而有些怨意,盛昌帝发愁要如何哄她开心,听说婢香消玉殒,反而松了气,哪还记得要给诞育过皇婢一个名分?

    在草草地葬了婢之后,盛昌帝便将嗷嗷待哺的婴儿给了无的陆贤妃抚养,直接记在了贤妃名。至于那名婢,早就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到如今,都没有人知郑王生母的名姓,她是谁,来自何方,因何到了为婢,也许再也不会有人知晓了。

    不过,那只是婢的悲哀,并不是郑王的。

    盛昌帝嗣不丰,对这意外得来的皇虽心存芥,但却也并没有亏待于他。

    他的养母陆贤妃文侯府,是鼎鼎有名的书圣陆洵之女,当今天,在文人墨客之,声望最最得天敬重,并非国监祭酒苏大人,而是这位陆文侯。

    贤妃有寒症,不能嗣,膝空虚,名有了孩儿之后,自然全心全意教导,一刻都不敢疏忽。只除了没有亲自生他,天母亲能的一切,她都尽心尽力地到了,终于将郑王成景养成了一名优秀的年轻人。

    比秦王光开朗,比淮王低调随和,比盛王又持重懂事。

    郑王是兄弟之间相貌最肖似父皇盛昌帝的一个,他在朝广结善缘,支持者众多。原本在端乾太被废之后,有朝臣想要上请君王立郑王为储,却被他严词拒绝了。

    当时,秦王蠢蠢动,淮王捺不住,连当时还在襁褓之的盛王也被柔妃推在了前面,唯独郑王巍然不动。别的兄弟如同兵临城般严阵以待,他却风轻云淡,好像个没事人似的,不是跟着陆文侯学习书画,就是与文人学游山踏诗作对。

    人人都说,郑王志在山之间,并无夺嫡之意。

    也因此,向来剑弩张的秦王和淮王,面对郑王时,却都分外客气,彼此之间关系还不错。

    但这位坊间风评很好的郑王,穆嫣对他的印象却很浅。她只记得他生得很像祖父,笑,话不多,为人很是包容量大。

    因为平时见面不多,他们之间集很少,关于郑王叔,她如今也只记得一件事。

    有一回,堂兄弟们在里后园玩木球,秦王世不小心砸到了郑王叔的睛,当时就了起来还了血,但他没有生气斥责,反而还乐呵呵地安秦王世不要害怕,他会帮忙圆谎。

    这样的好,若是在民间,定然是个极受到侄儿们喜的好叔叔。可这是毫无亲的天家,郑王的好意没有受到秦王世激,反而得到了侄们的轻蔑,大家都认为他无能懦弱,是因为畏惧秦王的权势才会息事宁人的。

    当时的穆嫣成在众星捧月的簇拥间,还并没有验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跟着堂兄弟们一块儿看不起郑王叔,觉得他过于弱,没有本事。

    但现在想来,也许……

    生在勾心斗角的廷之,能顺利大,成为不可小觑的一方人,哪里会是个真正弱的人?要是郑王真的懦弱无能,毫无本事,又怎么能周旋于秦王淮王之间,令所有人都对他温和友好呢?

    会咬人的狗不会叫,或许,比之那些将牌摆在明面上的王爷,郑王才是心机沉,也最可怕的那一个。

    否则又怎么解释郑王妃以一己之力将一座毫不起默默无闻的庵堂推至于京城名门贵妇人人都想要一门槛的圣庵?若说郑王妃毫无所图,她是不信的。

    穆嫣目光微敛,又小声问,“那祖母觉得妙慧师太是什么样的人?她真的很有本事吗?”

    安国公府的黄太夫人熟读兵书,素通谋略,并不是寻常的老妇人,假若妙慧只是徒有虚名,是不可能瞒得过太夫人这样历经风波的老姜的。可妙慧不过三十的年纪,从前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号,为什么会让那样多的名门贵妇们对她的亲睐趋之若鹜?

    黄太夫人笑着,“你别觉得妙慧师太年纪轻,就小瞧了人家,她可是净元师太的衣钵传人呢。这座清净庵原本就是净元师太的清修地,只不过师太不愿凡人打搅,所以才不为人知的。”

    她顿了顿,忽然又摇了摇,“你瞧我,你前不久才从平城来,怎么会知净元师太是谁?”

    净元师太……

    穆嫣眯了眯,她当然知净元师太是什么人。

    盛昌帝的同胞亲妹,她的姑祖母,曾经的福寿大公主,十五岁被送去西域和亲,饱受痛苦,几度在生死之间徘徊。后来盛昌帝登基之后,势将她从西域接了回来,本想要荣养她一辈的,她却称佛至心灵,已经顿悟,想要剃度家为尼,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果然不多久之后开坛讲经,成了万民敬仰的神尼。

    一直到七年前,东事变的上一年,她才坐化飞升终于成佛了。

    姑祖母生前行踪不定,云游四海,去过很多地方静修,也在很多地方留过庵堂静室。看这里的一切,低调都透着豪奢华贵,说不定还真的曾是她老人家曾居住过的地方。

    只不过,穆嫣很确定的是,姑祖母生前从未收过室弟。她老人家曾经说过,同修佛法,又何来贵贱,何来上,何来师徒?天善男信女,皆是兄弟妹,所以她这一生都不会收徒。

    那么妙慧,又是从哪里冒来的?这里面一定不简单。

    黄太夫人解释完净元师太的来历之后,笑着说,“名师徒,妙慧师太佛法,听她说法,犹如饮了一杯甘泉,那些艰晦涩的理啊,就好像忽然简单了起来似的,让人有茅顿开之。当初你父亲突然过世,我一时不能接受,差一也跟着要一去了,亏得师太及时开解,所以才醒悟过来。”

    她慨万千地说,“妙慧师太对我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你父亲是在替皇上办差的路上过世的,算得死得其所,比起那些碌碌无为毫无意义活着的人,他已是幸运的,将来在九泉之,若是见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